抗壞血酸 ascorbic acid
又稱:維生素C(Vitamin C)
定義:烯醇式己糖酸內酯。有L及D型兩種異構體。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是一種重要的水溶性維生素。L-抗壞血酸的結構式為:
學科:化學_有機化學_生物有機化學
相關名詞:異構體 抗氧化劑 非酶褐變反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抗壞血酸即維生素C,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質。自然界存在的抗壞血酸主要是L-抗壞血酸,而D-抗壞血酸的含量很少。在食品中使用時,D-抗壞血酸不是作為維生素的用途而是作為抗氧化劑添加到食品中的。L-抗壞血酸是高度水溶性化合物,極性很強,具有酸性和強還原性,這些性質是由于其結構中的2,3-烯二醇與內酯環(huán)羰基共軛所決定的??箟难嶂饕訪-抗壞血酸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在動物組織和動物加工產品中含量較少。
抗壞血酸具有強還原性,因而在食品中是一種常用的抗氧化劑,被廣泛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如利用抗壞血酸的還原性作為面包中的改良劑,使鄰醌類化合物還原,從而有效抑制酶促褐變。由于抗壞血酸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常用于保護葉酸等易被氧化的物質。此外抗壞血酸還可以清除單重態(tài)氧,還原以氧和碳為中心的自由基,以及使其他抗氧化劑(如生育酚自由基)再生。
抗壞血酸對熱、酸、堿和氧敏感而且易溶于水,很容易通過擴散或滲透過程從食品的切口或破損表面浸析出來,在熱加工過程中造成損失。增大表面積、水流速和升高水溫均可使食品中的抗壞血酸的損失大為增加,然而在加工食品中,造成抗壞血酸最嚴重損失的還是化學降解。例如富含抗壞血酸的水果制品,通常由于非酶褐變引起維生素的損失和顏色變化。(延伸閱讀作者:河北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師于博榮博士)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