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儲糧集團公司應運而生。中儲糧受國務院委托,具體負責中央儲備糧的經營管理,實行垂直管理體制,在國家宏觀調控和監(jiān)督管理下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以市場化方式開展輪換經營,這從根本上扭轉了以往體制下儲備糧數量不實、質量難保、調用不暢、虧損掛賬等問題。
中儲糧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
20年來,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波瀾壯闊。中儲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版圖上把握前進的方向,以開放進取姿態(tài)迎接變革,以自我革新精神推進變革。
2014年以來,中儲糧全力服務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糧食收儲制度改革。2016年按照“始終在市、均衡收購”的原則,通過政策性收購和市場化收購兩種手段積極入市收購,穩(wěn)定了市場,緩解了農民“賣糧難”,為玉米收儲制度市場化改革順利實施發(fā)揮了“壓艙石”作用。
“作為一家在改革中誕生并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國有大型骨干企業(yè),中儲糧集團公司的改革步伐從未停歇。”鄧亦武說。經過20年發(fā)展,中儲糧從剛成立時管好中央儲備糧的單一業(yè)務,到如今做好中央儲備糧油的經營管理、當好政策性糧食收儲執(zhí)行主體、落實國家下達的重點專項調控任務三大主業(yè),并通過落實這三大任務發(fā)揮保障糧食安全“壓艙石”、服務調控“主力軍”和調節(jié)市場“穩(wěn)定器”的作用,確保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中儲糧具有糧食“蓄水池”的功能,在穩(wěn)市、救災、恤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20年來,中儲糧在應對一系列大戰(zhàn)大考中,書寫了一份份優(yōu)秀的答卷,成為穩(wěn)定糧食市場的“定海神針”。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央儲備糧是保百姓飯碗的糧食。20年來,中儲糧不斷做強做優(yōu)做大,提高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中央儲備糧儲備規(guī)模不斷擴大,儲備品種結構不斷豐富,庫點布局更加完善,在全國布局980多個直屬庫和分庫,實現了產銷區(qū)全覆蓋。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不僅要有足夠的糧食,還要確保國家急需時調得動、用得上。20多年來,中儲糧不斷加強糧棉油儲運基礎能力建設,在關鍵物流節(jié)點和港口打造北糧南運的現代化糧食物流體系,依托重要港口建設一批綜合儲備基地,不斷提高大規(guī)模、大范圍中轉和裝卸能力。中儲糧成立以來,累計完成政策性糧食調運7500萬噸,最高峰時年調運量達到1321萬噸。
為了守護管好“大國糧倉”,20年來,中儲糧始終聚焦主責主業(yè),推動企業(yè)改革創(chuàng)新,積極運用綠色儲糧技術、信息化技術、智能化技術,實現中央儲備糧管理方式的根本變革,推進企業(y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中儲糧徐州直屬庫有限公司庫區(qū),100多個攝像頭,數千個糧溫傳感器成為遠程監(jiān)控的“千里眼”。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靖峰每天早上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通過遠程在線監(jiān)測平臺查看庫區(qū)情況。“以前大半天的工作量,現在20分鐘就能做完。通過這種‘穿透式’管理,真正實現糧食看得見、管得好。”靖峰說。
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模式是管好糧食的關鍵。20年來,中儲糧不斷加大科技研發(fā),2014年至2017年,中儲糧用3年時間實現智能化糧庫管理在980多個直屬庫和分庫的全覆蓋,運用物聯網、大數據手段推進全系統(tǒng)全方位智能化管理,提升管理集約化、集團化水平。
中儲糧還管理著數倍于中央儲備糧的政策性糧食。政策性糧食分散儲存在全國1萬多個委托收儲庫點,管理難度大。中儲糧集團公司除了采取“人防、技防、法防、經濟防范”四位一體綜合管控措施外,還全面推廣“一卡通”收購系統(tǒng)、“惠三農”預約售糧APP,打通了從預約到收購直至結算的全鏈條,讓農民真正交上了“明白糧”“放心糧”“舒心糧”。
經過20年發(fā)展,中儲糧培養(yǎng)和鍛造了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鐵軍隊伍,全系統(tǒng)4萬多名員工攻堅克難、負重前行,不斷夯實“兩個確保”基礎,努力管好大國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