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漢·陶廁
尺寸:長36厘米,寬31厘米,通高21厘米,墻高8.2厘米,墻寬7.5厘米
收藏單位: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古代廁所長啥樣?
“上廁所、下廚房”從何而來?
今天 一起“走進”漢代陶廁
了解古代有關廁所的“冷知識”
01 漢代“豬豬廁所”:古人資源循環(huán)利用的中轉(zhuǎn)站
廁所是住宅建筑的一部分
是生活文明發(fā)展到一定水平的產(chǎn)物
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現(xiàn)代的衛(wèi)生間講究干濕分離
漢代的廁所卻是“廁圈相隔”
就是說,廁所通常會和豬圈建在一起
就像眼前這個漢陶廁
這個“豬豬”廁所包括
兩間男女分區(qū)的廁所和一個豬圈
中間還有便于人行走的臺階
平臺地面及臺階上飾有花紋地磚
圈內(nèi)有母豬和4只豬崽
圈外還有雞和狗
每間廁所的屋頂上
還都伏有一只小老鼠
可能有人要問了
為啥廁所要和豬圈在一起呢?
難道就是圖個熱鬧?
那你就太小瞧古人了
西漢有個叫氾(fán)勝之的農(nóng)學專家
根據(jù)他的發(fā)現(xiàn)
“美糞”十分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
(“美糞”即摻入植物莖葉、豬糞尿、人糞尿、飼料殘渣以及豬圈里的泥充分混合發(fā)酵而成的肥料)
于是廁所成了資源循環(huán)利用的中轉(zhuǎn)站
體現(xiàn)出當時人們對糞肥效用的明確認識
和“變廢為寶”的先進思想!
各式各樣的陶廁所
陶廁結構復雜,制作精良
從建筑風格上
不僅能看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
還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02 解密:“上廁所”和“下廚房”背后的文化知識
你是否想過,為什么我們常說
“上廁所”和“下廚房”?
這兩個看似普通的詞語背后
其實藏著不少有趣的文化密碼
1.五行風水說
在古人眼中,風水五行至關重要
北是水位,東是木位
五行相生,水生木
考慮到廁所有積肥的特點
漢代陶廁便選在北面偏東的位置
同理,東為木,南為火
木生火,所以廚房要建在南面偏東的地方
根據(jù)地圖繪法有上北下南的規(guī)定
“上廁所、下廚房”就由此產(chǎn)生
2.南北方位說
古人對南北方位的觀念差異
也是“上廁所、下廚房”的來源之一
中國古代建筑大多坐北朝南
北面采光好一般是身份尊貴的人住
而南面(背陽)采光條件差
基本用來堆放雜物或安置下人
在古人的世界觀里
北為尊,南為卑,北為上,南為下
因此,去東北角的廁所叫“上廁所”
去東南角的廚房叫“下廚房”
3.實用構造說
農(nóng)耕時代廁所通常建在豬圈上
不僅節(jié)約空間
還能利用糞便作為肥料
為了防止異味
廁所往往建得較高
廚房則建在地勢較低處
便于防火和取水
這種布局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上廁所、下廚房”的說法
從五行風水到地理方位
再到實用構造
“上廁所、下廚房”的背后
竟有這么多的講究!
03 從“微縮仿真”陶土模型看古代建筑
這件“微縮仿真”的陶廁所
是2000多年前古人用來隨葬的明器
當時的人們認為
人死后還能享受雞犬桑麻
有仆有豬的生活是莫大的榮耀
除了陶廁所
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房屋“周邊”
古人消防意識的結晶
“東井戒火”銘文陶井
“東井戒火”銘文陶井
祠堂戲臺秒變谷倉
古人空間改造典范
青花釉里紅樓閣式人物谷倉
青花釉里紅樓閣式人物谷倉
成都貴族的“巴適老家”
臥室、廂房等一應俱全的微縮庭院
趙廷隱墓出土的陶庭院
我們透過這些“微縮景觀”
窺見了真實古代生活的一角
這些廁所冷知識你了解了嗎?
監(jiān)制|唐怡
制片人|武慧鋒
文案|王楠
視覺|林琳
指導單位|國家文物局
文章轉(zhuǎn)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文博日歷》專題
責任編輯:王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