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資訊 ? 地方資訊 ? 正文

藝術扮靚皖南山村

發(fā)布日期:2024-05-09??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羅蘭 羅鑫??瀏覽次數:990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圖①:中國美術學院在西村設計制作的戶外裝置藝術。張平 攝 圖②:皖南花鼓戲臉譜和陶藝制作相融合的手工藝作品。李曉紅 攝 圖③:港口鎮(zhèn)涼亭村,畢業(yè)于魯迅美術學院的青年藝術家劉懷遠在制作陶藝手工藝品。李曉紅 攝 圖④:西村的庭院改造完成后,邀請專業(yè)團隊在村莊外墻制作3D童趣主題彩畫,吸引游客前來尋找童年記憶。李曉紅 攝 圖⑤:西村的皖南花鼓戲演員正


圖①:中國美術學院在西村設計制作的戶外裝置藝術。張平 攝 圖②:皖南花鼓戲臉譜和陶藝制作相融合的手工藝作品。李曉紅 攝 圖③:港口鎮(zhèn)涼亭村,畢業(yè)于魯迅美術學院的青年藝術家劉懷遠在制作陶藝手工藝品。李曉紅 攝 圖④:西村的庭院改造完成后,邀請專業(yè)團隊在村莊外墻制作3D童趣主題彩畫,吸引游客前來尋找童年記憶。李曉紅 攝 圖⑤:西村的皖南花鼓戲演員正在排練。謝群 攝 圖⑥:“皖南星7天”藝術西村創(chuàng)意周——麥田里的攝影展,吸引了眾多游客和村民觀賞。李曉紅 攝 圖⑦:西村全面開啟“夜游經濟”新模式。胡六青 攝 圖⑧:“皖南星7天”藝術西村創(chuàng)意周活動豐富多彩。李曉紅 攝

紅墻綠瓦,阡陌縱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tǒng)村落樣式在安徽省宣城的許多地方正在被超越。這些鄉(xiāng)村以文藝塑形、鑄魂、賦能,從往日的沉寂中逐漸“活起來”“雅起來”“富起來”。

鄉(xiāng)村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源頭和載體,堅定文化自信,創(chuàng)造屬于新時代的新文化,鄉(xiāng)村義不容辭。地處長三角腹地的宣城,是吳越文化和徽文化交匯之地,這里傳統(tǒng)村落眾多,蘊藏著豐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文藝賦能鄉(xiāng)村振興大有作為。

6年前,宣城市在寧國市港口鎮(zhèn)西村等地探索藝術鄉(xiāng)村建設路徑,用文化和藝術因子激活鄉(xiāng)村資源、賦能鄉(xiāng)村產業(yè)、美化鄉(xiāng)村環(huán)境。3年前,當地將試點范圍擴大至20多個村,推動藝術鄉(xiāng)村建設“火起來”。今天,讓我們走進西村,觀看一場皖南大山里正在上演的藝術點亮鄉(xiāng)村的精彩大戲。

因藝而紅

來到西村,只見筆直的柏油路向遠方延伸——道路一側是三津匯合后的水陽江,蜿蜒奔騰,另一側是開闊的田野,阡陌交通,農舍匯聚其間。

“2016年前,外面人哪知道我們西村?”西村村民徐新宏指著家門口外墻的彩繪,和筆者聊了起來,“你看,現在村里到處都是藝術元素,來這里的游客越來越多了!”

行走村中,藝術、時尚元素隨處可見——豐富多彩的藝術場館、形似吉他的表演舞臺和攝影長廊、造型各異的竹藝雕塑,村居的墻上還涂畫著充滿童年記憶的3D彩繪:姐姐騎著略顯破舊的“鳳凰”牌自行車,載著弟弟出村;調皮的男孩藏在轉角處,拿著水管“突襲”跑過的小伙伴……

“出圈”的契機,蘊藏在這些可以“打卡”的彩繪畫里。2016年,西村被列為港口鎮(zhèn)“美麗庭院”創(chuàng)建試點。庭院改造結束后,西村確定了“遇見童年的自己”的主題,邀請專業(yè)團隊,在村莊外墻創(chuàng)作童趣主題彩繪畫。

彩繪加鄉(xiāng)村,西村一“畫”而紅!每到周末或節(jié)假日,周邊游客紛至沓來,車輛甚至要排到村外幾公里。

因藝而美

融入西村發(fā)展戰(zhàn)略的,還有西村的藝術瑰寶——皖南花鼓戲。1952年,西村組建了安徽省第一個村級皖南花鼓戲劇團,傳承至今。為了打好“花鼓戲”這張牌,西村專門修建了皖南花鼓戲劇院。“每個周六、周日,我們都會按時演出,雷打不動?!?0歲的西村皖南花鼓戲劇團團長汪德潤自豪地說,每到重大演出時,劇院經常爆滿。劇團還推出“主題團建+學唱花鼓戲”體驗項目,引導年輕人參與進來,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在藝術的浸潤下,曾經沉睡的鄉(xiāng)村被喚醒,變得生機勃勃。

為將藝術進行下去,西村打造了田園綜合體:2017年開始,建設田間農耕雕塑、田野舞臺等20個景觀節(jié)點;將農民閑置房屋統(tǒng)一收儲租賃,改造成20世紀80年代照相館、光影藝術館、VR館等多個主題場館。

同時,西村還以攝影為抓手,打造出又一張獨具特色的藝術名片。

麥田青青,隨風搖曳,攝影展落在田園深處?!澳憧矗r耕雕塑照片的背景就是我家房子!照得多漂亮!”村民們的驕傲溢于言表,一幅幅定格西村風物的攝影作品鋪陳眼前,令人心生歡喜。

因藝而興

藝術美化村落,產業(yè)加快振興,藝術的魔法棒正在“逆轉”曾經的村莊。早些年,西村九成以上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冷冷清清,幾乎成了“空心村”?,F在,更多年輕人在西村落地扎根,共建鄉(xiāng)村。

西村不遠處,古色古香的酒店背山臨江,景色卓然,主理人黎儀純正忙著迎送游客?!叭ツ?月,我慕名來到西村。這里有山有水有故事?!崩鑳x純告訴筆者,她做了十來年的酒店管理,一直夢想著開一家自己的民宿,“第二天就找房東談租房,合同一簽,緊鑼密鼓改建,總共投入600萬元。去年10月試運營,今年五一的住宿、餐飲天天爆滿!”

有了美麗的田園風光、精致的民宿農莊、不斷豐富的旅游業(yè)態(tài),西村文旅產業(yè)發(fā)展按下了“加速鍵”。每逢節(jié)假日,周邊游客慕名而來,安靜的西村變得熱鬧起來。年景好的時候,全年游客接待量達3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600萬元。

與此同時,整個宣城的藝術鄉(xiāng)村建設也在升級。據介紹,像西村這樣的藝術鄉(xiāng)村試點范圍將拓展至宣城全市的85個中國傳統(tǒng)村落,更多藝術點亮鄉(xiāng)村的案例將在皖南山中誕生。

責任編輯:位中閣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